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天秤”异常路径成因浅析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引言
今年第14号台风“天秤”于8月19日08时在菲律宾东部的西太平洋洋面生成;8月24日05时5点15分在台湾省屏东牡丹乡沿海登陆;穿过台湾南部入海后逐渐向闽粤交界沿海靠近; 随后在台湾海峡南部至南海东北部回旋拐弯,最终在台湾东部海上随“布拉万”北上。由于15号超强台风“布拉万”的相互作用,使得“天秤” 移动路径很诡异,移速缓慢,强度多变,生命史较长达12天。
本文将“天秤”异常路径分为五个阶段,对其进行大尺度环流、天气尺度特征、卫星云图等分析;同时“天秤”在台湾岛东南沿海上停滞9个小时以及东南沿海左折(由偏西转向西南移动)之后打转路径,这是我省风雨预报的关键,因此特别对此段路径进行物理量场等分析,以供今后的台风预报业务工作参考。
1 1214号强台风“天秤”特点
强台风“天秤”的特点是形成发展快,强度多变,强度强,范围小,移动缓慢,生命史长,路径多变。
“天秤”在发展加强过程中,发展迅速。在“天秤”形成初期,热带气压经过18小时的发展,形成中心气压为998hPa热带风暴,从19日08时到20日02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0日05时加强为台风,20日14时加强为强台风,20日20时中心气压加深到945hPa,中心最大风力达到48m/s,七级风圈半径250km,十级风圈半径100km。可见“天秤”强度强,范围小。
“天秤”移动速度缓慢,生命史较长,经历了12天的生命历程。出现多次原地打转或停滞不动,其中23日在台湾东南部海面上停滞时间长达9个小时。
“天秤”强度多变。TS→STS→TY→STY→TY→STY→TY→STS→TY→STS→TY→STS→TS→TD,出现了三次减弱又再次加强的情形。
1.1异常移动路径
1214号“天秤”移动路径可分为5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移动缓慢,回旋打转阶段。从8月19日08时生成至20日04时。
②第二阶段,向北移动阶段。20日05时直至21日20时,稳定向偏北方向移动,移速缓慢。
③第三阶段,“天秤”第一次左折转向偏西移动阶段。从21日20时至25日14时向西移动的过程中走了一蛇形路径。21日20时开始出现偏西分量,移速缓慢,22日07时转向偏西移动为主,23日04时开始停滞近9个小时后,23日13时重新缓慢的向偏西移动;23日23时略有南掉,西南移动;24日05时15分在台湾省屏东县登陆,24日21时之后偏西移为主,向闽粤沿海靠近。
④第四阶段,“天秤”第二次左折转向西南移动,并出现回旋打转阶段。25日14时转向西南,26日进入南海东北部海域后,移动路径出现回旋,转向东偏南方向移动,27日偏东方向移动,08时转向东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台湾南部沿海靠近。
⑤第五阶段,快速北上阶段。27日20时移速开始加快,以25~30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向东北方向移动,28日凌晨擦过台湾鹅銮鼻沿海进入台湾东部近海,28日晚上进入东海南部海面,20时转向偏北方向移动。
1.2各阶段移动路径分析
1.2.1 第一阶段
在“天秤”生成时(19日08时)(图2),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呈带状,长轴呈东北西南向,500百帕上的中心强度在590十位势米以上,588线西伸到110°E以西,台湾西部、南海西南、海南均被其控制。“天秤”位于菲律宾东部的西太平洋洋面,受副高西南侧东北气流引导下应向西南方向移动,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分析“天秤”南北两侧的探空站点发现(表1),台风中心即受到其北侧的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北气流影响,有受到赤道高压北侧的西南气流影响,因而使“天秤”移动缓慢,移向多变,甚至还出现短时间的摇摆、徘徊、停滞、打转等现象【1】。
1.2.2 第二阶段
20日08时(图3)高空西风槽加深东移,槽底位于30°N附近,副高减弱,断裂成东西两块,海上副高与赤道高压相连,“天秤”转受其西南气流引导开始向北移动。
从表1可见,19日赤道西风在菲律宾中部一带,19日20时加强为12m/s,20日08时转为西南风,20时98444站加强至16m/s,与此同时,台风北侧一直维持6~8m/s的东南风。结果导致20日台风路径转向偏北。显然,这与赤道高压北上而在其北侧有赤道西-西南风爆发有关【2】。
同时“天秤”东侧的太平洋洋面上有一个热带扰动快速发展,20日14时加强为1215号热带风暴“布拉万”,受其北侧副高外围的东南气流引导,较稳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动。此时“天秤”强度为强台风,他们两者强度差距大,距离较远,相距达16个纬距。据统计当双台风中心相距达12个纬距或以上时,互旋的可能性较小【1】。因此,这时台风的移动主要是流场起作用。由于双台风周围环境流场的原因,使双台风中心逐渐靠近,至21日20时,两者相距15个纬距。
对于双台风的研究,藤原效应的模型概念在分析双台风的相互影响时被广泛应用。后来陈联寿【3】等对双台风之间相互作用进一步拓展,指出了双台风之间距离较远时通过环境场相互产生间接作用,并指出,当两台风之间的距离大于15纬距时,双台风之间大多发生间接作用。罗哲贤【4】数值模拟表明,双台风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激发台风移动路径突变的一个原因。
1.2.3 第三阶段
21日20时(图4)高空槽东移至120°E,略有北缩,槽底在35°N,长江中游附近有弱小高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准圆形,西脊点位于130°E,中心位于日本东部海面。分析发现副高西南侧出现正变高。副高周围的正负高分布,尤其是台风中心北-东侧约8~12纬距范围内的正负变高,对台风移动有一定影响,当出现正变高时,台风中心移向具有偏离引导气流左侧的现象【1】。因此,“天秤”路径开始出现偏西分量,转向西北移。
22日08时“天秤”强度减弱,由STY45m/s减弱为TY40m/s,“布拉万”强度明显加强,由STS30m/s加强为TY38m/s,此时他们强度相当,相距14个纬距。当“布拉万”中心纬度比“天秤”的纬度低或相当时,两者移向基本上是同向的【1】。这时他们开始同步转向偏西方向移动。可见这次的左折是由双台风相互影响引起的。
“天秤”位于副高西南侧,环境引导气流非常弱,因此,“天秤”转为偏西方向移动后,移动速度较慢。同时受“布拉万”牵制作用,23日04~13时“天秤”在台湾东南部沿海停滞9个小时;“布拉万”受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和“天秤”的共同影响,较稳定地向偏西方向移动。至23日20时两者距离缩小至11.8个纬距。
23日08时(图5)东亚沿海长波槽崩溃,东移减弱为短波槽,其槽后的高压脊东移叠加在副高上,将使副高明显加强西伸。23日20时(图6)副高明显加强西伸至120°E。24日中高纬多短波槽东移,副高继续加强西伸,20时西脊点西伸至110°E。可见23日20时之后“天秤”的引导气流加强,有之前的弱环境场进入到强环境场中。
台风移动路径受大型环流场的演变和自身内力变化的制约【3】。邓华军【5】指出,在弱的环境场中,台风自身的因素不容忽视,在弱环境场中台风可形成不对称结构,其环境量如高度的变化在台风进入强环境场后会与环境场叠加,强弱环境场的改变,容易造成台风移向的变化。
23日23时“天秤”、“布拉万”移向均出现突然转折,“天秤”左折向西南移动,“布拉万”右折向西北方向移动。23日20时两者相距11.8个纬距,强度相当均达强台风级别,双台风的运动转为相互旋转。此时的旋转应是典型的逆时针旋转运动。
24日05时15分“天秤”在台湾省屏东县登陆,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至24日23时强度为TY33m/s,此时“布拉万”强度加强至STY48m/s,且位置开始超过“天秤”的纬度。这时候双台风的排列方向从西北-东南排列到东-西向排列,并开始有转向东北-西南向排列的趋势。
1.2.4 第四阶段
当双台风时西北-东南排列时,这时西北台和东南台均双双向西北移动,且西北台略有左折趋势。当双台风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时,情况十分复杂,如果西南台位于ITCZ内,其南侧的西南季风较强,西南台迅速向东北方向移动,导致东北台折向西移;如果西南台纬度较高,其南侧的西南季风不强,则东北台将导致西南台发生打转。当双台风是南北排列时,一般是气旋性互旋【1】。
8月25日08时(图7),西段大陆副高呈东北西南向,华南为一致的东北气流控制,“天秤”受大陆高压东侧东北气流引导作用,将转向西南方向移动。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2,343.750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