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医学论文

87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疗分析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摘要】目的:对87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手足口病的小儿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43例和重症组4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轻症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02%)明显好于重症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56.8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91%)明显高于轻症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在轻症状时进行早期治疗的疗效显著,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可以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疗
手足口病多发于儿童,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所引起,以手、足部位出现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1]。由于该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患者、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以飞沫形式传播,或经过手或被污染物品感染,因此在婴幼儿中普遍容易感染,容易在短时间内大肆传播。手足口病的发展较快,如果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为了探究87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疗,特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手足口病的小儿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42例,女患者45例,年龄范围为2±9岁,平均年龄为(4.95±0.85)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手、足、臀部等部位伴有疱疹或斑丘疹,无痛痒症状,口腔粘膜处出现散在疱疹,疱疹破溃后出现浅表溃疡、灰白色糜烂面,部分患儿伴有恶心、呕吐、精神食欲不振、流涕等症状。按照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其中轻症组患儿43例,男患儿20例,女患儿23例,平均年龄为(5.01±0.70)岁;重症组患儿44例,男患儿22例,女患儿22例,平均年龄为(4.75±0.65)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一般治疗:对患儿口腔内疱疹较多者给予由生理盐水10ml、利巴韦林0.1g和2%利多卡因针5ml配制的混合液喷口腔止痛,结合西瓜霜喷剂喷口腔3次/d,或将少量复合维生素B加适量珍珠末研碎混合涂抹于口腔部位用以促进粘膜修复,躯干四肢用中草药洗剂、早期皮损擦炉甘石洗剂。②药物治疗:西药方面采用利巴韦林针或阿昔洛韦针、水溶性维生素针等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中药方面采用清热解毒针剂清开灵或痰热清针剂滴注,合并感染的患儿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有病情进展迅速的患儿应予以甲强龙15~20mg/(kg·d)大剂量冲击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2]: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粘膜部位的疱疹消失,四肢部位无斑疹及斑丘疹;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粘膜部位的疱疹明显减少;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观察两组患儿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发热及胃肠炎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 ±s表示计量资料,用 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轻症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02%)明显好于重症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56.8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轻症组 43 19(44.19) 21(48.84) 3(6.98) 40(93.02)
重症组 44 12(27.27) 13(29.55) 19(43.18) 25(56.82)
注:与重症组比较,*P<0.05。
2.2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重症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91%)明显高于轻症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肺水肿 肺出血 发热 胃肠炎 发生率
轻症组 43 1(2.33) 1(2.33) 2(4.65) 1(2.33) 5(11.64)
重症组 44 3(6.82) 5(11.36) 7(15.91) 3(6.82) 18(40.91)
注:与重症组比较,*P<0.05。
3.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所引起的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以婴幼儿的发病为主,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如治疗不及时少数的危重患者还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水平,甚至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3-4]。对手足口病的患者一般选用常规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在用药的同时可针对性的给予抗生素及退热药等进行治疗[5]。本研究结果表明,轻症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02%)明显好于重症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56.82%),重症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91%)明显高于轻症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患儿进行护理,具体做法为:①隔离患者: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接触、唾液等进行传染,因此对手足口病一旦确诊就应进行隔离,隔离十天左右通风透气;②消毒处理:对患者所用过的物品均应进行消毒,和患者接触过的人也要进行消毒,并进行医学观察,患者离开后对他所在的房屋进行消毒[6];③对症护理:如有发热的患者应多嘱咐其进行喝水,体温过高要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降温。用淡盐水进行漱口,以保证患者口腔内的清洁,但对于过小婴儿用棉签浸生理盐水轻轻地擦口腔,;④皮疹护理:对于躯干四肢 有皮疹患者用中草药煮水洗,早期涂炉甘石洗剂、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涂0、5%碘伏进行治疗,要避免出现感染[7];⑤病情观察:要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脑膜刺激征、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并对患者的生命指征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送上级医院处理;⑥饮食护理:患者应食用易消化的流质,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良好的护理方法不仅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而且降低了肺水肿、肺出血、发热及胃肠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
综上所述,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在轻症时进行早期治疗的疗效显著,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可以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昌锋,邢诒雄 .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1卷(17):1846-1847.
[2] 朱庆龄,杨声坪,刘倩,叶新华,陈虹 . 喜炎平对比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meta评价[J]. 临床儿科杂志, 2013,8(11):1086-1090.
[3]C Y William, Tong,Jon M, Bible,Craig, Platt . A fatal case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with a 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 in domain V of the 5' untranslated region[J].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2011,30(11):1013-4.
[4] 胡云芝,冯陆.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9):55-56.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1,046.880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