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医学论文

针刺足阳明经穴配腹部推拿治老年性便秘60例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难出的一种病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之,就称之为老年性便秘[1]。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胃肠的运动功能也随之下降,再加上肛周肌肉收缩力量的减弱等因素,故发病率较高。本病临床用药物治疗后,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而迁延难愈。笔者根据老年性便秘的病因病机,采用针刺足阳明经穴配合腹部推拿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资料

1.1 临床资料

6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中,年龄平均为60岁±12.5岁,男性38例,女性22例,其中已排出肠道及肛门器质性病变。病程平均为2.1±0.8年。大便燥如羊矢者14例;排便不爽入厕超过20min,少于30min31例,入厕超过30min15例。合并心源性疾病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心脑血管性疾病者7例,其中男4例,女3例;糖尿病6者例,其中男2例,女4例;胃肠道疾病者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此中,使用通便类药物方能排便者29例,男12例,女17例;不使用药物3d排便者14例,男8例,女6例;3d5d排便者19例,男10例,女9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99月国际RomeⅡ协作委员会在Rome I基础上制订RomeⅡ功能性胃肠疾病的一系列诊断标准中慢性便秘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在过去的1年里至少3个月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

>14的时间内有排便费力;

>14的时间内有粪便干结;

>14的时间内有排便不尽感;

>14的时间内排便时有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

>14的时间内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

>14的时间内有每周排便<3次,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此诊断标准。

    符合以上症状条件者,而年龄又在60岁以上者,即可诊断为老年性便秘,中医辩证治疗便秘,大致可分为“实秘、虚秘、热秘、冷秘”四种类型[2]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衰退,肝肾渐亏,气血不足,老年人之便秘大多属于虚秘的范畴,或是虚中夹实的证候[3]。临床上多见以下证型:

1.1.1 气血不足型  症见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硬,面色光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细弱。

1.1.2 阴津亏耗型  症见大便秘结或大便量少难排,口渴不欲饮,舌质红,少苔,脉细涩。

    1.1.3 阳虚寒凝型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光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背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1.1.4 气机郁滞型  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2治疗

2.1 治疗原则

益气养血、养阴生津、顺气导滞、通便

2.2 针法操作

2.2.1 选穴:选取双侧足阳明经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天枢、内庭及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及外关、合谷穴。

2.2.2 入针:患者仰卧位,暴露四肢,医者先选用301.5寸毫针,行常规消毒后,刺入双侧的外关(直刺0.5~1寸)、三阴交(直刺1~1.5寸)、合谷(直刺1.5寸)。再选用28 3 寸毫针,按照先腹部,后腿部的顺序针刺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内庭,使之得气,中等量刺激,留针5分钟。

2.2.3 行针:包括常规补法和平补平泻法。

常规补法:在上行提插捻转补法,令之得气,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如有气迟者,留针候气,直至有得气感为止。

平补平泻法:在上述针刺得气之后,重点在天枢穴行平补平泻法.。内庭穴行泻法。

2.3手法操作——腹部三步推拿法

2.3.1 禅推法:病人仰卧,医者先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在中脘、天枢、大横、关元处治疗。每个穴位操作1分钟,多数患者在天枢穴及其周围有压痛,手法的力度应由轻到重,紧推慢移,重复2-3遍。

2.3.2 摩腹法:用全掌或掌根部沿顺时针方向揉摩腹部,可沿两条路线进行操作:一是沿着中脘-天枢-关元-对侧天枢的路线;二是沿着结肠的解剖位置方向,即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路线。

2.3.3 擦腹法:用右手掌根部或用治疗巾包住手掌部,在腹部的任脉线上施以擦法,以局部有温热感,并渗透到腹部深处为度,然后在以神阙-天枢-大横为一线,上至中脘,下至关元,横向擦腹部时间约4分钟。

2.4 辩证加减

2.4.1 若偏于气血不足者,选取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脾俞、胃俞穴,选用两穴用掌根部施以按揉法。若兼见汗出短气便后疲乏,汗出甚者,可选用风门,肺俞处施以拇指按揉法以固表止汗。若偏于脾虚健运无权,化源不足,面色光白,神疲气怯者,针法上应加针刺脾俞、胃俞穴,并留针5分钟。手法用掌根部按揉关元,单拇指压拨左右阳池。

2.4.2 若偏于阴津亏耗者,症见口渴不欲饮,舌质红,少苔。可加用推按腹部润肠法:患者仰卧,医者两掌顺时针轮状推腹部,以开三门为结束动作,双拇指沿结肠方向,交替按压回盲部至乙状结肠区域,于左下腹时改用双拇指并列缓揉作上下压颤动作;双拇指同按章门穴结束,以达润肠通便之功。

2.4.3 若因情志失和,肝脾之气郁结,导致传导失常致便秘者,出现胁腹真胀或兼疼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脉弦者,加揉肝俞、三焦俞、大肠俞,擦两胁之章门、期门,针刺加太冲,行间。

2.4.4 若偏于下焦阳气不足,阳气虚衰,寒自内生,阴寒凝结,症兼见腹中冷痛,喜热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冷,小便清长者,加按揉肾俞、命门、大横、关元,行搓擦法。

3疗效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

治愈:排便规律,每天1~2次或1d2d 1次,排便通畅,无排便费力排而不尽感。

有效:每1~22~31次,排便较前通畅,排便费力感减轻,便而不尽感消失。

无效:排便次数、便量均无改变,排便费力,肛门阻塞感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治疗以7日为1个疗程,经过15个疗程治疗后,60例病人中,治愈15例,占25%,其中年龄在60-70之间的11例,占18.3%,年龄在70-75之间的4例,占6.6%;有效36例,占61.6%,其中有合并症者18例,占30%,无合并症者14例,占23.3%;无效9例,占15%,总有效率为83.3%

4讨论

4.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便秘是指大肠的传导功能异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时间延长,或排便艰难,排而不畅的病症。《内经》中早已认识到本病与脾胃和大肠的功能有关,脾主运化,若脾虚失运,糟粕内停,则大肠失传导之功;胃与大肠相连,胃中积热下传大肠,灼伤津液,致燥屎内结,都可导致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但对老年性便秘多责之于气血不足、津液亏耗、阳气不足,病变的部位在大、小肠,属于便秘之虚秘的范畴[4]。从病证分型上看:

气血不足之证:气虚多由老年脾肺气虚所致,脾气虚则大肠蠕动无力,肺气虚则宣降功能失调,而不能通调腑气以致便秘。老年之人,脾胃虚弱,运化功能低下致化元不足,血虚津少,不能滋润大肠,肠道失润而致大便不行。

阴亏津耗之证:由年老体弱多病,久病伤阴,或由多种热性病症,伤及真阴,阴液不足则不能润肠通便,而致便秘。

气机郁滞之证:由于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舒导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而成大便秘结。

阳虚寒凝之证:由于或高年体衰,阳气则阴寒内生,阴寒之气留于肠胃,阳气失于宣通故津液不行,肠道艰于传送,从而引起便秘。

从老年性便秘的病因病机分析,多为虚证或虚中挟实的症候。故从治疗上看,应从补虚(补气血阴阳之不足,健脾助运)和通降的思路入手治疗。

4.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现代医学之便秘是指结肠、直肠蠕动减弱,导致粪便长时间在肠道内停留,肛周括约肌协同失调,大便难以排出的病症。属于肠道功能紊乱症范畴。其发生多与以下原因有关;

4.2.1 排便动力障碍  如功能性出口梗阻、肛门内外括约肌功能障碍、肛门内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肛门括约肌协同失调、盆底横纹肌功能不良、直肠感觉功能损害、肛管括约肌功能长度增加[5]、结肠运动障碍等引起。

4.2.2 肠神经肌肉病变  如脑肠轴及肠神经系统调节障碍、蛋白免疫反应性异常增高以及老年患者对容量感觉异常迟缓、用力排便致使刺激阈升高等。

4.2.3 胃肠调节肽异常 包括乙酰胆碱、5.羟色胺等兴奋递质分泌不足,一氧化碳、血管活性肠肽等抑制性递质等因素[6]。致使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引起排便次数的减少,排便困难,引起便秘。

4.2.4 精神因素也是便秘发病的高危因子。老年人因为体弱多病,受家庭因素影响,在心理上容易造成入厕恐惧感[7],使肛周括约肌协同失调,导致排便困难。

总的来说,该病发病是由多因素引起,尤以老年人脏腑其多种功能退化,加之在此年龄段基础疾病较多,日常对药物依赖性大所致

4.3 治法分析

4.3.1 操作选择——针推共用

《素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所言,对老年性便秘患者,胃肠道等脏腑器官功能退化,基础疾病较多,气血虚弱为其根本,并多伴有阳气衰,阴寒盛之病机,于其上施针刺足阳明经补法,以达“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促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以助排便。配合在腹部的禅推法、摩腹法、擦腹法施术,可加强通便之功效。一指禅推法施术于中脘可温经散寒,顺气导滞,作用于天枢穴可促使其升降有序;擦腹法,摩擦生热,使热透入腹,“血得温则行”,能够有效加强胃肠道供血,有养护之意;沿着结肠的解剖位置方向摩腹部,能促进胃肠道蠕动,间接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通腹之用,从而加速肠内糟粕的排出。操作上针刺与手法同用,增强疗效。

4.3.2 经络选择——直达病所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具有调整阴阳,补气养血,疏经活络的作用,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通过经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阳明经多气多血,为后天之本,老年性便秘患者大多气血不足,脾胃功能不健,胃肠道机能紊乱。针对老年性便秘患者的以上特点,我们采用针刺足阳明经穴法和腹部三法作用于足阳明经,调整阴阳,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疏通经络,使老年性便秘患者正气恢复,气足血旺,脾胃功能健运,进而能够恢复大肠的传导功能,缓解或解除便秘之苦。

4.3.3 穴位选择——标本兼治

选取足三里穴、上巨虚、下巨虚三穴,是根据分别为胃与大小肠之下合穴,取“其合治内府”之用,而足三里又是治疗脾胃系病症的要穴。《灵枢》曰:“足三里者,阴阳俱有余,若皆不足,调于足三里”。合谷穴为手阳明之原穴,功善补气益血。三阴交穴归足太阴脾经,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经之会,功能健脾益气,滋阴润肠。外关穴归手少阳三焦经,功善行气解郁,通便清热,是治疗便秘的常用穴位。在以上各穴针刺的基础上,配合腹部操作重点施术的天枢穴,天枢是大肠经的募穴,是阳明大肠经气深聚于腹部之处,主治腑证、实证。诸穴共用,补气血,生阴津,温内寒,行气解郁通便,既有补本虚之用,亦有泻标实之利,标本兼治。

从治疗结果看,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性便秘患者的临床指征,总有效率为83.3%。不仅对原发性老年性便秘患者的治疗结果显著,而且对合并有心源性、脑血管源性、胃肠道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且方法简单,无药物源性和毒副作用的不良后果,值得临床应用。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难点和疑问,全凭我的指导老师耐心的指教,为我解难答疑,从而使我的整体思路更为清晰、透彻,文章结构更为整齐、严谨,所以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春艳教授对我的耐心指导。同时也要特别感谢这些年来,一直谆谆教导我的所有老师们。最后诚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便秘诊治暂行标准中华医学杂志,2001.10.549

[2] 上海科技出版社.针灸学, 1997.6.10.276

[3] 郭纯艳  何晓军.针灸与中药治疗便秘.实用针灸学,19951.11.231

[4] 中华消化学会胃肠动力学组.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19.121.

[5] 郑学宝  胡玲  王汝俊等.便秘治疗机制研究思路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l.283.285.

[6] 闰翔  张毅.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发病机制.四川中医药大学,1999.10.22

[7] 潘国宗  曹世植主编.现代胃肠病学(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0.101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7,500.000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