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医学论文

以按压痛点为主治疗落枕20例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落枕是颈肩背部急性筋肉损伤的总称。由于其多发于夜间,睡醒后,故又有“失枕”,“失颈”之称。落枕多发于中青年人,患者多表现为颈项部肌肉强直、酸胀、疼痛,以至颈项部活动受限。[1]轻者颈项一侧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等浅层肌肉痉挛,僵硬,头部向患侧倾斜,下颌偏向健侧,转头,仰头和点头活动受限,动则疼痛加剧,尤以向患侧旋转更为明显。为避免转头引起疼痛,患者头部常与躯体一起旋转一般 4—5天即可自愈。严重者颈部两侧肌肉同时发病,一侧轻一侧重,甚者颈部僵直,呈固定状,头左右旋转,前俯后仰的幅度很小,疼痛向下牵及肩背及上臂,延长至数星期不愈。如果落枕长期不愈反复发作则会引发颈椎病 。自2005年7月到2006年5月,笔者在推拿临床工作中,收治了落枕患者20例,均采用了以按压痛点为主并配合其他辅助手法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收治的20例患者中,男性8例,占40%;女性12例,占60%,年龄20—30岁的7人,占35% ;31岁—40岁的11人,占55% ,40岁以上的2人,占10%,初次得病的13人,占65% ,再次得病的7人,占35%,单侧发病的15人,占75%,双侧发病的5人,占25%;病程最短者2小时,最长者10天。20例患者均拍摄了x线正、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均未见异常。
1.2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落枕诊断依据为诊断标准:
1.2.1 多在晨起后或肩扛重物,颈部突然扭转,受风着凉等引起。
1.2.2 颈部1侧或2侧疼痛不适,运动受限,动则痛甚。严重者可伴有头痛,头晕,心烦等。
1.2.3 患侧常有颈肌痉挛,颈肩部肌肉,如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
1.2.4 影象学检查X线正、侧位摄片排除骨折脱位等其他病变。对于疼痛剧烈、进行性加重、反复发作或怀疑有外伤史的落枕患者,X线摄片应列为常规检查。
2 治疗
2.1 治疗原则
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
2.2治疗方法
主要手法有:按,压,拿,揉,擦等。
2.2.1 放松颈肩部肌肉
患者坐于方凳上,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医者站其身后,先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的指腹在颈部施以揉法约2分钟,重点在患侧操作。接下来用拇指揉患侧的胸锁乳突肌 约1分钟,用手掌揉斜方肌、肩胛提肌各1 分钟,使之逐渐放松。
2.2.2 按压痛点
经过以上治疗使颈肩部肌肉充分放松以后,医者一手轻轻扶住患者头部,另一手在患侧颈肩部按压寻找痛点(阿是穴)。痛点处除患者自己能感觉到以外,医者手下也会有条索或硬结等阳性反应物(2)。找到痛点后,医者用拇指在痛点处按压,按压时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再以同样的方法按压风池 、天柱 、天宗 、落枕各穴,以患者局部有酸胀感为佳。得气后嘱患者主动活动颈部(重点向患侧作颈部的前曲后伸及左右旋转运动)。活动的范围由小到大,以患者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为度。
以上操作约10分钟左右。
2.2.3 结束手法
五指提拿肩井,拿揉颈椎棘突两侧肌肉约3分钟。然后在患侧颈肩部施以擦法,以透热为度结束治疗。
上述治疗每日1次.一般经1~2次及可治愈。
2.3 注意事项
2.3.1 必须与造成反射性颈部肌肉痉挛的疾病加以鉴别。如扁桃体炎、淋巴腺炎、腮腺炎等均可导致颈肌痉挛(3)。
2.3.2 应排除颈椎损伤,肿瘤结核等症,以免因使用手法造成不良反映。
2.3.3 操作时手法应轻巧柔和,忌用蛮力暴力,以免患者难以忍受或造成新的伤害。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落枕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颈部活动自如,无不适感。
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减轻,活动度基本正常,略有不适感。
有效:症状改善,痛觉减轻,颈项仍有强直感。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3.2 治疗结果
20例落枕病例中,治愈17例,占85%。显效2例,占10%。有效1例,占5% 。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4 病案举例
患者张某,男,25岁,职业:公司职员。2005年8 月10日早8时来诊。自诉昨晚斜靠在沙发上看书,不知不觉睡着了,忘记了关闭空调。一觉醒来自觉左侧颈项部疼痛难忍,头不能做稍大幅度的旋转活动及前后俯仰动作,故前来就诊。检查:患者头部向左右旋转时均有障碍,但向左侧较向右侧困难,且疼痛剧烈,前屈时背部有牵拉性疼痛。触之颈、肩部肌肉较硬,有条索感,以及双侧风池穴、肩井穴、天宗穴及肩胛骨内侧缘中上部和上角外均有压痛。其它活动基本正常。x线颈椎摄片正常。诊断 :落枕。经上法治疗1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再以上法治疗一次后颈部活动正常,疼痛消失,无任何不适感,治疗痊愈。三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5 讨论
5.1落枕的病因病机
落枕的病因主要有两个:
5.1.1 肌肉扭伤,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的时间过长,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发生静力性损伤,伤处肌筋僵硬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等(4)。
5.1.2 感受风寒,如盛夏睡眠时贪凉受寒,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
中医认为,落枕的病机为寒凝经脉,气血阻滞。
现代医学则认为肌肉痉挛、颈椎小关节错位或机能紊乱等原因导致颈椎内源性与外源性稳定的平衡失调而引起本病。
5.2 以按压痛点为主治疗落枕的机理分析
治疗落枕的方法很多,如内服外用药物、针灸、拔罐、颈椎牵引、推拿按摩等。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一套以按压痛点为主的治疗落枕行之有效的推拿疗法。施用本法的目的在于通过采用以按压为主的一系列手法而达温经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之功,从而解除疼痛和活动障碍等症状。以下就本疗法的治疗机理作简单分析。
5.2.1 落枕发作时,颈肩部肌肉突发痉挛,肌张力增高,且局部疼痛严重,故运用揉法施术于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等颈项部肌群,可放松紧张的肌肉,有舒筋活血、解除痉挛之功,并为下一步的治疗做准备。
5.2.2 落枕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最明显的痛点。此点为导致肌肉痉挛的关键点,且该点一般有条索或硬结等,若能找到这些痛点施以适当的手法刺激,解除这些痛点的痉挛,拨开条索和硬结,则落枕自愈,从而达到所谓“得松则通,通则不痛”的目的。 重按痛点可使局部肌纤维受牵拉而放松,使外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无菌性炎症的消除和致痛物质的吸收,故按压痛点有解痉镇痛、活血化瘀之功(5)。
现代医学最新研究成果证明,按摩手法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增速。由于血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盛,从而可解除肌肉的痉挛,减缓因痉挛而引起的组织缺血性疼痛而达到镇痛、止痉作用。祖国医学又将痛点称为阿是穴,根据腧穴有治疗局部病症的作用原理,按压痛点既能解除疼痛又有腧穴的作用(6)。
按压痛点治疗落枕的机理正如《医宗金鉴正骨新法要旨》所云:“按其经络,以通瘀闭之气;摩其痈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也”(7)。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之循经取穴的原则,分别取风池、天柱、天宗、落枕诸穴。风池穴能宣通经气疏风祛寒,又是足少阳胆经循行经过于颈部的穴位,它循行与人体的两侧,落枕的疼痛部位正是其循行所过,是局部取穴,为主治所及(8)。天柱穴是足太阳经经脉循行于颈部的穴位,头不能前后俯仰者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头不能左顾右盼者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天宗穴为手太阳经经脉循行与肩部的腧穴。落枕穴是近代发现治疗落枕有良效的经外奇穴。总之,取穴的目的亦在于解除痉挛,消除疼痛,恢复颈项的正常活动功能。在按压痛点的同时,让患者主动运动颈部,是靠旋转力的作用使移位的骨节自动恢复到正常位置上。在不超过患者能耐受范围内活动,充分调动了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自主的活动使颈项的肌张力在最佳状态下得到平衡,向各方向活动均恢复正常。
5.2.3 当风而卧,或睡觉时袒肩露背致使颈项部感受风寒为落枕发生的重要原因,故祛风除寒是治疗落枕的重要环节。擦法具有良好的透热作用,据研究,在局部施以擦法1分钟可使温度升高2摄氏度(9)。因此,施以擦法可起温通经脉、祛风散寒的作用,亦可调和上法,以结束治疗。
5.3 预防落枕或习惯性落枕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5.3.1 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5.3.2 注意保暖,不要让颈肩部长时间暴露,以免感受风寒。
5.3.3 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枕头的高低软硬要适度。
6 结论
本方法治疗落枕见效快(一般1—2次可治愈),疗效好(有效率达100%),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一般患者均能承担。但是想要熟练的运用本法快速有效的治疗落枕,医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6.1 辩证要准确,要排除患者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颈项疼痛,要了解患者是否有按摩禁忌症;
6.2 要准确找到患者的最痛点,并将其硬结和条索拨散,此为本法治疗落枕之关键;
6.3 手法力度要适当,若力度不够,作用不能直达病所,疗效自然不佳,若力度过大或过猛,则会造成新的损伤,亦不能解除患者病痛。
总之,落枕的表现是急性发作。以颈肩部的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不便。因此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以免长期反复发作使颈肌过分牵拉,失去了维护颈椎关节稳定性的功能,颈椎小关节长时间错位累及颈椎间盘,加速颈椎周边骨质增生,导致椎间孔变形变小,压迫脊髓神经及血管,而引起颈椎病。

致 谢

由衷感谢朱立达老师对本文的指导,并感谢针灸推拿系教研室全体老师五年来对学生的谆谆教诲。


参考文献

[1] 俞大方. 推拿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7月. 108
[2] 包来发.百家推拿经验集.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9月.89~91
[3] 邓言满,郭小下. 伤科按摩学.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1997年. 44~45
[4] 葛请莲,屈富玲,冯东利. 推拿治疗落枕的临床体会.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12(23):24
[5] 李勤. 穴位按摩治疗伤科痛症的疗效观察. 中华推拿疗法杂志, 2004,(6):28
[6] 刘树航,刘长普.阿是穴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体会. 按摩与导引,1999,(2):32
[7] 吴谦. 医宗金鉴.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44
[8] 李世珍.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7月.150~151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281.250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