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医学论文

以点按水泉、申脉为主治疗痛经30例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1临床资料------------------------------------------------------1
1.1 一般资料---------------------------------------------------1
1.2诊断标准-------------------------------------------------1
1.3证候分型-------------------------------------------------1
2治疗----------------------------------------------------------1
2.1 治疗原则---------------------------------------------------1
2.2 基本手法---------------------------------------------------2
2.3 辨证加减---------------------------------------------------2
2.3.1 气滞血瘀型----------------------------------------------2
2.3.2 寒湿凝滞型----------------------------------------------2
2.3.3 气血虚弱型----------------------------------------------2
2.3.4 肝肾亏虚型----------------------------------------------2
2.4疗程 ------------------------------------------------------ 2
2.5注意事项 -------------------------------------------------- 3
3疗效结果观察--------------------------------------------------3
3.1 疗效评定标准-----------------------------------------------3
3.2 治疗结果---------------------------------------------------3
4典型病例------------------------------------------------------3
5 体会----------------------------------------------------------3
5.1 运用中医原理对手法治疗的分析-------------------------------3
5.2运用现代医学对手法治疗的分析------------------------------- 4
致谢--------------------------------------------------------5
参考文献-------------------------------------------------------6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或者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常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甚至晕厥等症状的常见疾病。古人对痛经的论述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素问·举痛论篇》曰:“……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王冰注云:“手按之,则寒气散,小络缓,故痛止[1]。”这说明推拿具有温经散寒,疏通血脉,通经止痛的作用。因此,我在临床实践中受足底反射区治疗妇科病的启示,采用以点按足跟部的水泉,申脉穴为主治疗痛经,止痛效果迅速,疗效突出。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0例,全部通过妇科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其中,未婚25例,已婚5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24岁;以18-28岁未婚或已婚未育女性多见。病程1~5年的18例,5~10年的10例,10年以上的2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2.1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昏厥。呈周期性发作。
1.2.2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
1.2.3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
1.3证候分型
中西医对痛经的临床分型各异,西医学一般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祖国医学则认为痛经是因情致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者素体虚弱,胞宫失于濡养,导致经期腹痛。根据以上病因,临床可分[3]:
1.3.1 气滞血瘀型:经前或行经第一、二天,小腹胀痛,拒按,甚者小腹剧痛而恶心呕吐,伴胸胁作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血块,血块排除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
1.3.2 寒湿凝滞型:经前数日或经行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暗黑或有血块,或畏寒身痛,,腻,脉沉紧。
1.3.3 气血虚弱:经净后一、二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或面色苍白,精神倦怠,或纳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
1.3.4 肝肾亏虚:经净后一、二日内小腹绵绵作痛,伴有腰酸作胀,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或伴有潮热,耳鸣,舌淡红,苔薄黄或薄白,脉细弱。
2治疗
2.1 治疗原则
行气活血,温经散寒,补益气血,滋补肝肾,通经止痛。
2.2 基本手法
嘱患者仰卧位,取双足的水泉穴、申脉穴, 医者用双手拇指置于水泉,申脉穴上,做顺时针点按,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点按时间为3分钟,休息片刻,在进行点按,每次治疗时间为10-15分钟。痛经症状较重者如剧痛难忍,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症状,双足同时操作。痛经症状较轻者,只有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两足可交替进行。
本手法应在痛经发作时操作,根据临床观察,能迅速止痛。通过上述方法治疗,痛经症状以缓解,但只是解除其标证,若要根治痛经,仍需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2.3 辨证加减
2.3.1 气滞血瘀型
患者仰卧位,医者站其旁,用双手手掌,从剑突沿肋弓做推法3-5次。再用掌跟从上腹部至耻骨联合上缘做推按3-5次。双手叠掌顺时针揉腹,从脐中开始,幅度有小到大,力度由轻到重。最后按揉章门,期门,肝俞,太冲等穴各0.5分钟。
2.3.2 寒湿凝滞型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其旁,双手掌按揉膀胱经第一侧线(从大柱至大肠俞)3分钟。单手掌横擦命门,腰阳关穴,以透热为度。患者仰卧位,医者站其旁,用手掌摩腹,直到患者腹部有温热感为止,然后点按气海,关元,血海,阴陵泉各0.5分钟。
2.3.3 气血虚弱型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其旁双手掌轻推腰骶部3分钟,,再用拇指点按双侧脾俞,胃俞,肾俞。患者仰卧位,医生用掌摩患者腹部,重点是气海、关元、中极等穴直至腹部发热。再用两手拇指反复揉按脐下的冲任脉路线。最后按揉中脘、足三里等穴。
2.3.4 肝肾亏虚型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其旁,双手叠掌轻柔患者腰骶部3分钟,点按肝俞,
肾俞;患者仰卧位,用手掌摩腹至腹部有温热感。患者侧卧位,医者用手掌自内踝到胫骨内侧髁平推3-5次。然后点按太溪,三阴交等穴。
以上辨证手法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停止治疗。若经期痛经较重时,可做适当的轻柔手法。对于气血虚弱型和肝肾亏虚型,经后发生疼痛者,经期结束后如疼痛未消除者,还需要继续治疗1-3次。
2.4 疗程
推拿治疗痛经应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做,隔日一次,至经期结束。三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病情较轻者1个疗程可治愈,病情较重者,需2~3个疗程。
2.5 注意事项
首先,经期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注意经期卫生;其次,经期要适当休息,不要过度疲劳,同时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暴怒忧郁;再次,经期要调理饮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
3疗效结果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3.1.1 痊愈:少腹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年不复发。
3.1.2 显效:少腹疼痛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
3.1.3 无效:推拿后疼痛缓解不明显而放弃治疗
3.2 治疗结果
30 例患者中,最少治疗1个疗程,最多治疗3个疗程。结果痊愈16 例,占53.3%,显效12 例,占40%,无效2 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
4典型病例
王某,女,20岁,2008年9月17日初诊。
主诉:痛经2年,加重半年。
现病史:经前小腹胀痛,牵引腰骶部胀痛不舒,乳房及胁肋部胀痛,乏力,纳呆泛恶,经色紫黯有块,量少,每遇块下痛减,虽服止痛药及中药调治,痛经不除。痛苦面容。查腹软,小腹压痛明显,无包块,舌紫黯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
检查:B超检查,排除盆腔脏器器质性病变。子宫发育正常,无畸形。
诊断:痛经(气滞血瘀型)
治疗:经点按双足水泉,申脉穴10分钟后,小腹出现温热感,胀痛渐减,自感轻松。再嘱其仰卧位,用掌跟推胁肋部5次,然后用手掌自剑突至耻骨做推法5次,再叠掌揉腹部,最后点按章门,期门,太冲等穴。
结果:按上述方法在经期前一周开始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痛经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5体会
5.1 运用中医学原理对手法治疗的分析
痛经是经行前后或经期小腹冷痛,甚至剧痛晕厥的一种病症。是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治疗本病过程中, 发现痛经患者,水泉、申脉穴的部位有明显的压痛,据此可以认为是痛经的阳性反应点,因此,点按二穴可起到迅速止痛的效果。水泉穴治疗妇科病,在《针灸甲乙经》中早有记载,水泉穴以其功能命名“水,水液也;泉,源源不断之意。水泉穴名意指体内的水液如细小的水泉外涌一般,故名水泉穴[4]。”
水泉属郄穴,是肾经气血深聚之处,是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及所属脏腑的严重、顽固性、发作性病症的要穴;阴经郄穴又治急性血症。因是足少阴肾经脉气所过,凡涉及肾经阴精亏损,阴不治阳之虚证、急症、血证、水液病均可用之[5]。申脉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又与阳跷脉相交会之穴。痛经之为病,不外阴阳不调,血行不畅而致,水泉乃少阴之郄穴,申脉通阳跷脉交通一身之阳气,此二穴相配为一阴一阳,可调节血行,交通阴阳。所以,根据 “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重点刺激二穴,以达到迅速止痛的效果。由于导致痛经的病因不同,有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而致的不荣则通,有气滞血淤,或由于寒湿之邪客于胞宫、胞脉,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此,临证时又须辨证施治,针对证型的不同,配合使用按法,按揉法,搓擦法,推法等,是因为“按能通血脉”、“按最能通气[6]”。故以按(按揉)法治疗气滞血瘀或寒湿凝滞型的实证痛经;而针对虚证,则采用“缓摩为补”、“轻推、顺推皆为补”以及“以通为补”措施,以摩法和推法(平推法)治疗气血虚弱型和肝肾亏虚型痛经。取气海、关元、中极、血海、太溪、三阴交、太冲等穴以行气化瘀,补益气血;按揉足三里、肾俞、脾俞、胃俞、命门、中脘等穴以强健先后天之本。上述推拿手法配合点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使滞留胞宫中的瘀血消散,气机通畅,气血运行恢复正常,达到“通则不痛”和 “荣则不痛”的目的。
5.2 运用现代医学对手法治疗的分析
现代医学认为痛经是因为前列腺素和子宫血管痉挛及其微循环障碍;或神经传导和脊柱紊乱及其盆腔神经高敏感性致使痛感产生。通过手法直接作用于盆腔,可以促进和调整子宫功能活动,起到促进盆腔气血运行的作用。通过被动或主动运动可以促进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手法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从而扩张血管,加快血流,加速病理产物清除,改善微环境,使疼痛减轻。采用按揉腹部经穴、摩腹、擦腰骶疗法可改善盆腔子宫血流速度及其内脏功能,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推拿的穴位刺激和肌肉运动的生理刺激,可以调整精神状态和神经系统机能,使腰腹和盆底肌肉,子宫收缩协调;也有利于盆腔炎症吸收和粘连松解。有的学者认为,推拿手法恰当地作用有关部位,引起神经反射,可改善子宫在月经期的舒缩功能,使月经向正常转化,从而解除了痛经[7]。
综上所述,以点按水泉,申脉穴为主治疗痛经,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手法治疗无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有其明显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致 谢

在我大学五年的学习当中,得到了我的老师李春艳、桑林、汪伟、宋宇、罗宏、艾民、孙晓峰、张智勇、朱立达、王亮华、李冬梅、刑凯、史勇、刘春红、刘影等多位老师的帮助和教导。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指导教师罗宏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针对文章中的一些不妥之处给予了指正。在此,我特别向多年来给予我鼓励和教导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敖清田.倪泰一.黄帝内经白话全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130-29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症诊断标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90~291
[3] 欧阳惠卿.中医妇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7-99
[4] 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5
[5] 赵商勋.金蓉.针灸治疗痛经的选穴和机理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
[6] 马燕香.推拿点穴治疗痛经400 例.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5
[7] 张琴明等.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26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5,421.880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