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医学论文

按揉定喘穴治疗慢性咽炎15例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慢性咽炎是一年四季的常见病,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萎缩性咽炎,临床以咽部充血、咽干、有异物刺激感为其主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我在一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按揉定喘穴治疗慢性咽炎15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病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在20-40岁10例,41-60岁4例,60岁以上1例,最大年龄者61岁,最小年龄者22岁,平均年龄33.5岁;病程在1-3年6例,4-6年6例,7-9年2例,9年以上1例。
(二) 诊断标准
1 西医诊断标准
1.1 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及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塞史。
1.2 咽部不适,咽部异物感及咽痒、微痛和醒后咽部干燥等感觉。
1.3 慢性单纯性咽炎时咽部粘膜充血,呈暗红色,表面附有少量粘稠分泌物。
1.4 慢性肥厚性咽炎时咽部粘膜增厚,色暗红。腭弓和软腭边缘呈肥厚现象,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充血肿胀。
1.5 萎缩性咽炎时早期咽部粘膜较薄,色泽淡红,严重者粘膜苍白发亮和蜡纸样,粘膜表面有时附有干痂,咽反射减退。
1.6 发作期,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2 中医分型及诊断标准
2.1 肺阴虚型:咽部不适,微痛,口鼻干燥,咽部有异物感。伴干咳少痰,盗汗,气短乏力,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2.2 肾阴虚型:咽部干涩而痛,吞咽不利,朝轻暮重。伴腰酸膝软,耳鸣耳聋,失眠多梦,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2.3 肾阳虚型:咽部微红微痛,咽干不适,吞咽梗阻感。伴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动则气短,手足不温,食少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4 阴血虚型:咽部不适,微痛干痒。伴唇淡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形体消瘦,舌淡少苔,脉弱。
2.5 肝郁化火型:咽部充血色红,干涩疼痛较甚,伴口臭,龈肿,渴喜冷饮,胃脘不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二、治疗方法
(一) 取穴
定喘穴,位于第7颈椎下陷中旁开0.5寸[1]。
(二) 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与患者斜上方,用双手拇指叠按于定喘穴处,找到条索状反应物后斜向脊柱(与脊正中线成30度角)加力下压,按压至患者喉间有被挤扁的感觉,然后保持压力微微揉动,使患者喉壁有被物摩擦的感觉,持续按揉至患者喉中有液体渗出 ,再缓缓减力抬起拇指,轻揉几下,以缓解强刺激带来的皮肤、肌肉的不适。接着再缓缓加力,按至上次的深度继续按揉,反复三五次,约10分钟。第一个疗程每日1次,共5次5日;第二个疗程隔日1次,共5次10日;第三个疗程隔两日一次,共5次15日。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三) 按中医症型配穴:
1. 肺阴虚型:配以太渊、肺俞、曲池、鱼际,采用按揉手法以润肺利咽。
2. 肾阴虚型:拿揉太溪、复溜,擦涌泉,按揉曲池、鱼际、神门,以滋阴降火安神、消肿利咽。
3. 肾阳虚型:加擦命门、揉关元、点肾俞、三焦俞、按揉曲池、鱼际,以温阳消肿,顺气利咽。
4. 阴血虚型:点按血海、隔俞、足三里,拿揉太溪、昆仑,以滋阴血、降虚火。
5. 肝郁化火型:加按揉肝俞、期门、行间、血海、合谷、鱼际、曲池,以疏肝解郁,降火利咽。
三、疗效观察
经每一次治疗喉中异物感减轻,说话呼吸顺畅,治疗两三个疗程其它症状均得到缓解。对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咽炎均有效 。
(一) 疗效标准
1. 痊愈:为临床症状消失,咽粘膜充血水肿消退,咽后壁肿大的淋巴滤泡恢复正常,粘膜分泌物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2. 好转:大部分症状减轻或消失,只有轻微咽部异物感,咽粘膜充血水肿明显减轻,呈暗红色,咽后壁有少数肿大淋巴滤泡及少量粘液。
3. 无效: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二) 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痊愈3例,治愈率为20%;好转12例,占80%;无效0;总有效率为100%。
四、典型病例
刘某某,男,32岁,个体老板,于十年前得感冒后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虽经常规治疗,但未痊愈便停止治疗,以后便常觉喉间有异物,总想吞咽、咳咯或干呕,尤以清晨刷牙时最明显。当说话增多或吸入刺激性气体如冷空气、烟气等,喉咙疼痛、异物感更明显,且声音嘶哑,经服用抗生素无效。虽服用西瓜霜等含片喉中略微舒服,但含完后不久喉间异物感又出现。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感到烦恼、心情抑郁,故到我处做推拿治疗。我按照慢性咽炎肝郁化火型进行治疗,经三个疗程(前一个疗程每日一次,共5次5日;中间一个疗程隔日一次,共5次10日;后一个疗程隔2日一次,共5次15日)治疗,即告痊愈。
五、讨论
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系咽粘膜的慢性炎症。常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属于中医的虚火喉痹、慢喉痹范畴。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延误治疗转为慢性;或者各种鼻病后,因鼻阻塞而长期张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长期刺激咽部,或慢性扁桃体炎,龋病等影响所致;也可以因为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如粉尘、颈部放疗、长期接触化学气体、烟酒过度等;另外全身因素如各种慢性病等都可继发本病。
(一) 中医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乃内伤所致。如五劳过极,起居失调,房劳过度,饮食不节等均可耗伤阴血,克伐元气,致肺肾亏损,津液不足,虚火上扰,循经上蒸,熏蒸咽喉而为病。也可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上灼咽喉所致。
(二) 中医治疗原理:
定喘穴位于颈项部第七颈椎下旁开0.5寸,乃治疗肺系疾患的重要经外奇穴,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宣肺通窍,调畅气机之效[2] 。咽喉是肺气出入之道,上联鼻窍,下联肺脏,常随肺脏的病变而发病。肺为娇脏易感邪气,邪气克肺,波及咽喉,可见咽部疼痛,红肿;肺为贮痰之器,痰邪因火熏蒸,搏结于咽喉,则咽部有异物刺激感;肺为华盖,清如雨露,滋润五脏,若肺阴被火邪所克,肺阴不足易,上蒸咽喉,则见咽部干燥疼痛。因此,按揉定喘穴可以疏通肺经,调畅气机,宣肺通窍,化痰利咽,滋补肺阴,达到治肺以治咽的目的;咽喉部也是肾经之脉所过之处,“其直者:从肾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肺中,循喉咙,挟舌本。”[3] ,故肾经空虚,阴阳虚损,虚火循经上扰咽喉,也可发病。肺为肾之上源,是其母脏,根据虚者补其母的原则通过按揉定喘穴补肺以滋肾;又因定喘穴位于颈项部恰与肾经相对应,故与定喘穴处施以按揉手法,用于补肾经,调阴阳,降虚火,利咽喉,起到治肾以治咽的目的,体现了“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原则[4]。再根据不同证型配以肝俞、肺俞、肾俞、曲池、鱼际、命门等腧穴,起到滋全身之阴,补一身之血,壮周身之阳,降上蒸之火之功。
(三) 现代探讨:
慢性咽炎分为单纯性、肥厚型、萎缩型,可见淋巴滤泡增生,粘膜水肿或蜡纸样变,炎症渗出物常可侵入颈部肌肉形成条索状物[5]。定喘穴下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头夹肌和横突棘肌[1] ,故与定喘穴处常可触及条索状物。因此,对此穴进行按揉手法,可疏散炎症渗出物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定喘穴下分布有第七、八颈神经后支,深层有颈深动、静脉和颈横动、静脉的分支,并与星状神经节隔第一肋颈相对应。星状神经节位于交感干上,交感干由胸部上升,在最上肋间静脉内侧越过第1肋颈,沿着动脉内侧上行,位于脊椎两侧,椎前筋膜深面,最后位于颈动脉鞘的后方,终于颈上神经节,此段交感干有3个神经节。颈下神经节位于第7颈椎平面,在椎动脉起始部后方,多与第1胸神经节融合为颈胸神经节,又称星状神经节,约0.5cm~lcm,位于第一肋颈的前方、椎体的两侧[7]。临床研究表明,按揉定喘穴可以刺激星状神经节,激发神经机制,使气道平滑肌痉挛缓解,粘膜水肿减轻,分泌物减少等[7]。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刺激此穴可调节植物神经,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分泌糖皮质激素,这种物质抗炎作用持久,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肺泡腔蛋白渗出,抑制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移行及功能,阻止炎症介质如组胺、激肽等的释放反应,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补体参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和(或)消除急性炎症症状。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纤维母细胞D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胞间质的增生,并能减少胶原和粘多糖的合成;还可能提高胶原酶的活性,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过程,结果抑制肉芽组织的形成[8],继而抑制咽粘膜增厚。因此,刺激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定喘穴,可以防止粘膜水肿,淋巴滤泡增生,即防止炎症的渗出、增生,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
(四) 预防调理
忌烟酒,防粉尘,处理鼻及鼻窦疾病恢复鼻呼吸,劝患者少作长谈,少作清嗓动作,多做增强体质运动和多食用含维生素丰富食物,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综上所述,长期坚持推拿按揉定喘诸穴,可以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穴取肺、肾两经以滋肾清肺,神门安神定志、三焦以通调三焦,交通上下、按病取曲池、鱼际以利咽。诸穴配伍,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致 谢

在论文的编写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难点和疑问,全凭我的指导老师耐心的指教,为我解难答疑,从而使我的整体思路更为清晰、透彻,文章结构更为整齐、严谨,所以我要特别感谢汪伟老师。在此我也感谢曾教过我的诸位老师。最后诚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参考文献

[1] 张文康等. 腧穴学第6版.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年3月.234
[2] 扬甲三.针灸学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年6月.423
[3] 王庆福.灵枢·经脉·肾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98
[4] 王庆福.黄帝内经.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128
[5] 邓进风. 咽炎引起颈椎病的探讨.北京中医.2005.(1):65
[6] 余哲. 解剖学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3月.372
[7] 潘忠.变态反应学.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2月.78
[8] 任高. 内科学第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年6月.47
[9] 聂志华、 陈志斌. 穴位注射加耳穴贴压治疗慢性咽炎76例. 中国针灸. 2004.(5):58
[10] 中国医科大学. 局部解剖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年3月.60
[11] 彭裕文. 局部解剖学第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年2月.44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2,031.250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