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医学论文

腹部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31例临床观察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摘要]目的:观察腹部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有效性。
方法:临床采用随机分配、对照治疗的方法,对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的62例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其中试验组、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采用腹部推拿,对31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北京按摩医院诊疗规范》2007年修订版中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推拿治疗方法进行。并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等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用腹部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0.6%。经统计学处理(x2=9.34,p<0.01),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腹部推拿是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有效疗法。

[关键词]腹部推拿、心脾两虚、失眠。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1]。
人的一生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推进,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工作的紧张、交往的频繁、竞争的压力、精神的负担和人际间的摩擦等,使人们的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熬夜上网,加班工作都会使人们因长时间进行脑力劳动而导致失眠。由于思虑过度,劳心伤血损伤了心脾,故以心脾两虚型失眠较为多见。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做的一项全球睡眠调查,中国区的结果,在我国失眠的患病率高达42.5%[2]。现代医学采用睡眠诱导剂、镇静催眠剂,虽然起效快,但疗效不稳定,而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潜在的成瘾性。我们的先人对于失眠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的推拿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无副作用,而且不易引起药物的依赖性,故存在着广阔的开发前景。我在实习期间,以腹部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31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62例患者均为北京按摩医院门诊病人,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并能接受推拿治疗及相关检查。所有病人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39例;年龄最大的为68岁,最小的16岁。年龄16~30岁的17例;31~45岁的27例;46~60岁的13例;61岁以上5例,平均39.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8个月,平均28.5个月。以上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具体情况见表一、表二、表三。

表一 两组患者年龄情况比较
组 别 例 数 16~30 岁 31~45 岁 46~60 岁 61以上岁
试验组 31 9 13 7 2
对照组 31 8 14 6 3
由统计学分析(x2=0.37,p>0.05),两组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二 两组患者性别情况比较
组 别 例 数 男 女
试验组 31 13 18
对照组 31 10 21
由统计学分析(x2=0.62,p>0.05),两组性别分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三 两组患者病程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3~16 个月 17~30个月 31~44 个月 45~58个月
试验组 31 7 12 9 3
对照组 31 8 11 8 4
由统计学分析(x2=0.31,p>0.05),两组病程分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心脾两虚型失眠的诊断标准制定[3]
1.2.1 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1.2.2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1.2.3 心脾两虚: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1.2.4 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1.3 纳入标准:
1.3.1 符合以上临床诊断标准,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
1.3.2 既往无器质性疾病或存在器质性疾病,但从过程看可以否定其与本型失眠的发生有关。
1.3.3 既往无精神病史。
1.3.4 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1.4 排除标准:
1.4.1 虽属心脾两虚型失眠,但腹腔脏器有某些疾病,不允许做推拿者。如胃出血、脾脏破裂等,属推拿禁忌症者。
1.4.2 病程在3 个月以下者。
1.4.3 因发生具有疼痛性疾病而影响睡眠者。
1.4.4 环境污染,如长期噪声过大,卧室温度过高或过低得不到解决,而影响睡眠者。
1.4.5 合并肝肾功能或者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4.6 怀孕的妇女,以及腹部皮肤有受损者。
2治疗
2.1 试验组
2.1.1 治疗原则:
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宁神定志。
2.1.2 推拿治疗选穴:中脘、天枢、梁门、章门、巨阙、关元、气海 、上脘、下脘、期门。
2.1.3 常用手法:
推法、抹法、按揉法、拿法、点法、震颤法。
2.1.4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医者站其旁。
2.1.4.1 掌推腹部:着力部位全掌,方向由上至下,操作部位以任脉及两侧的脾经为主,速度缓慢均匀约40次/分钟,力量轻,以放松腹部肌肉,为下一步的操作做准备,操作时间3分钟。
2.1.4.2 鱼际揉中脘、关元,着力部位小鱼际,方向顺时针,操作部位中脘、关元,速度缓慢,约60次/分钟,力量以能够带动皮下组织为宜,操作时间每穴2分钟,以调和阴阳。
2.1.4.3 拇指点揉穴位:着力部位拇指指腹,操作部位巨阙、上脘、中脘、下脘、关元、天枢、梁门、期门、章门。方向逆时针,速度缓慢,力量稍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操作时间每穴1分钟,以通经络。
2.1.4.4 多指拿腹肌:着力部位手指指面,操作部位任脉两侧的腹肌,力量中,速度适中80次/分钟,操作时间4分钟,以行气血。
2.1.4.5 振颤腹部:着力部位全掌,操作部位全腹,由上至下边颤边缓慢移动,力量中,速度稍快每分钟180次,操作时间5分钟,以激发脏腑机能。
2.1.4.6 掌磨腹:着力部位全掌,方向逆时针,操作部位以中脘、大横、关元四点的弧形圈,力量轻,不带动皮下组织,速度缓慢约60次/分钟,操作时间3分钟,以安神定志。
2.2 对照组:
采用(北京按摩医院诊疗规范)中关于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治疗方法。[4]
2.2.1 治疗原则: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宁神定志。
2.2.2 推拿治疗选穴:心俞、肝俞、肾俞、风池、安眠、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
2.2.3 常用手法:揉法、推法、擦法、点法等。
2.2.4 操作方法:
2.2.4.1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其旁,用双手掌在背腰部(胸5~腰5)做掌揉法3~5遍。用拇指在肝俞、肾俞做连续按压法,每侧按压3~5遍,重点点按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穴。接着用掌擦脾俞、胃俞,以透热为度。用双手在下肢后侧做拿揉法3~5遍,随后用拇指按压承山、涌泉穴。
2.2.4.2 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床头,用双手拇指分推眉弓3~5遍。用拇指、食指在眉弓处做提捻法3~5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用双手多指揉头部3~5遍,重点按压督脉(神庭~百会)。一手拇指、中指分别按住两侧太阳穴,另一手在头部胆经循行路线由前向后做拿揉法3~5遍,然后用双手中指点按风池穴。双手掌自前额起向头两侧颞部做掌推法3~5遍。
2.2.4.3 患者体位不变,医者站其旁,用双手在上肢做拿揉法3~5遍,随后用拇指同时点按两侧内关、神门穴。双手掌自上而下做胸部分推法3~5遍。双手拿揉腹部3~5遍,随后用拇指点按中脘、天枢、关元穴。在下肢前外侧做掌揉法3~5遍,然后用拇指沿阴陵泉至三阴交做连续按压法3~5遍,重点点按足三里、三阴交穴。
2.3 疗程:
每日一次,每次治疗时间约半小时,十次为一个疗程。经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4 注意事项:
2.4.1 保持诊室安静,空气清新。
2.4.2 在腹部施术时,速度不宜过快。
2.4.3 应注意患者精神方面的调摄,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精神紧张。
2.4.4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安静,避免噪声过大。
2.4.5改正不良生活习惯,避免服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3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的疗效评定制定[3]。
3.1.1 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
3.1.2 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
3.1.3 未愈:症状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比较:
具体见表四:

表四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 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未愈 总有效率(%)
试验组 31 19(61.3) 11(35.5) 1(3.2) 96.8%
对照组 31 8(25.8) 17(54.8) 6(19.4) 80.6%
由表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总有效率80.6%,由统计学分析(x2=9.34,p<0.01),两者具有差异,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典型病例
张某某,女,38岁。中学教师。2009年11月3日初诊。
主诉:睡眠障碍1年。
现病史:一年前因带毕业班,工作压力过大,导致入睡困难。开始每晚需服用舒乐安定2片才能维持正常睡眠,近半年来舒乐安定加至3片才能维持正常睡眠,对安眠药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因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担心药物副作用,于是要求接受推拿治疗。诊见面色少华、消瘦、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
既往史:既往体健。
诊断:心脾两虚型失眠。
治疗:采用腹部推拿进行治疗。每日推拿1次,治疗3个疗程
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睡眠质量改善,舒乐安定剂量已减为每晚1片。共治疗3个疗程后,已完全摆脱舒乐安定等安眠药,获得了正常的生理性睡眠。随访3个月未复发。
5讨论与体会
5.1 失眠的病因病机:
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病因多由以下几方面:其一思虑过度:思虑过度,劳心伤脾、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脑窍失养,神不守舍,人体正常睡眠需要阴阳相交,气血和调,这一切均为心神所主。《景岳全书·不寐》“盖寐本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5】 。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若思虑过度,暗耗心血,使心神失养而不安则阳不入阴,阴不敛阳,神不守舍而致失眠。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多可致气结伤脾,气机不畅,脾运失常,一方面不能运化气血,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营血亏虚,心神失于奉养,从而出现失眠;另一方面运化水湿失常,酿生痰饮,积而生热,痰热扰心,亦可直接导致失眠的发生。正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其二 久病体虚:体虚脾气虚弱、脾不统血。血溢于脉外而不流于脉内,气血耗散,心神失养难以成眠;其三 饮食不节:过食寒凉之品,脾阳受损,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营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而失眠。其四 肝木横乘脾土,脾胃运化失常,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举于心,而致心神不安,神魂无主,难以成眠。其病机总属心、脾两虚,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无以上奉于心,则心失所养,故夜不能眠。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6]”。故在治疗上宜健脾益气,补益气血,凝神定志。
5.2 手法机理分析:
心脾两虚型失眠的发病机理为心脾两虚。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无以上奉于心,则心神失养通过腹部推拿以健脾益气,补益气血,凝神定志。
5.2.1 掌推腹部:起到放松腹部肌肉,使患者身心放松,为下一步的操作做准备。
5.2.2 揉中脘、关元可温阳健脾。《元史李杲传》中李杲说:“病隐于经络间,阳不升则经不行”,因此首选关元穴,益气养心安神[7]。用于治疗因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导致的失眠。
5.2.3 拿腹肌以行气活血;震颤腹部以激发脏腑的机能;点揉天枢、上脘、下脘以疏通六腑。古人云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以上操作可以加快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以健脾和胃。使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正常,以化生气血养心安神。解决因心脾两虚,脾胃不和而引起的失眠。巨阙、章门为心脾之募穴,以健脾养心,从而治疗失眠。
5.2.4 摩腹,点揉期门、章门以疏肝健脾。用于治疗因肝木横乘脾土,而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心失所养引起的失眠。以上诸法重在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心血充足,心神得以奉养,从根本上解决了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问题,而起治疗失眠的作用。
5.3 治疗机理:
传统医学认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病机关键在于心、脾两虚。脾失健运,而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是其缠绵不愈的关键。腹部推拿从其病机入手,通过按揉中脘、天枢、章门及震颤腹部以健脾和胃。解决因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的问题。揉关元、摩腹,具有温肾壮阳,温中散寒的作用。解决脾阳虚之症。拿腹肌,颤腹部,可调畅气机激发脏腑机能,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现代医学来看,在腹部施行拿捏等推拿手法可使腹腔脏器的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其血液循环而对其,起调节作用。本法重在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有缘,心血充足,心神得以奉养,而达到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目的。
5.4 体会:
失眠是内科常见病,给广大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传统医学认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的发病机理为,心、脾两虚。心血匮乏,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而引起。如思虑太过,损伤心脾。心血暗耗,神不守舍;或饮食不节,脾气受损,脾虚生化乏源,营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致失眠。因脾胃虚弱,故口服药物难以吸收,另外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推拿疗法具有无污染,无副作用,舒适,且疗效确切等优点。腹部推拿可直接对脏腑进行调节。按揉中脘、天枢、章门及振颤腹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揉关元,摩腹具有温肾壮阳,温中散寒的作用,解决脾阳虚之症。拿腹肌,颤腹部,可调畅气机,激发脏腑机能,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现代医学来看,在腹部施行拿捏等推拿手法可使腹腔脏器的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其血液循环,而对其起调节作用。本法重在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心血充足,心神得以奉养,从而起治疗作用。

致 谢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我的指导教师史勇老师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针对文章中的一些不足之处给予了指正,从而使我的整体思路更为清晰、透彻,文章结构更为整齐、严谨。特此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对在这五年的大学生活中给予我谆谆教导的所有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94 27
[2] 梁杨祖,周贤刚.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证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医药晦床杂志2009年10月第21卷第5期 41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 31
[4]《北京按摩医院整疗规范》.2007年修订版.58
[5] 谭慧. 针刺并推拿治疗失眠36例疗效观察.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39(1):27
[6] 王玉珍`王英姿.归脾汤加昧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35例.陕西中医2008年第29卷第5期
[7] 白伍泉杨栋.辨证选穴按摩治疗失眠探讨.《按摩导引》.2006年10月第22卷第10期(总142期)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2,171.875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