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医学论文

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20例临床观察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疗效。方法:以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20例。结果:经三个疗程治疗,治愈10例,占50%;好转7例,占35%;无效3例,占15%;总有效率达85%。结论: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不增加患者痛苦,且简单易行,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痛经 寒湿凝滞型 推拿 艾灸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或者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常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甚至晕厥等症状的常见疾病。是青春期少女和未生育年轻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妇女中的发病率为33.05%,青春期女性发病率约为59.55%[1] 。有研究显示,痛经以实证居多,而实证中又以寒湿凝滞型居多[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学习。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2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寒湿凝滞型痛经病例20例,未婚人数为16人,已婚人数为4人;年龄最大者35岁,最小者15岁,平均年龄25岁;以18~29岁未婚或已婚未育女性居多。病程1~5年者10例,5~10年者8例,10年以上者2例。均经临床及妇科检查确诊。排除器质性盆腔疾病,妊娠期妇女,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者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痛经的诊断标准
1.2.1 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昏厥。呈周期性发作。
1.2.2 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
1.2.3 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
1.2.4 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2治疗
2.1 治疗原则
温经散寒、化湿止痛。
2.2 推拿治疗
2.2.1 手法
一指禅推法、滚法、摩法、擦法、按揉法。
2.2.2 取穴
气海、关元、肾俞、命门、八髎。
2.2.3 部位
腹部、腰骶部。
2.2.4 操作
2.2.4.1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站其右侧,在患者小腹部施以顺时针摩法,时间约5~6分钟;然后一指禅推或按揉气海、关元穴,每穴2分钟。
2.2.4.2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站其右侧,在患者腰骶部施以滚法,时间约4~5分钟;然后一指禅推或按揉肾腧、命门、八髎等穴,以酸胀为度;最后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2.3 艾灸治疗
2.3.1 取穴:中极、关元、次髎、气海、地机、三阴交。
2.3.2 操作方法:鲜生姜切片,直径约3~4cm,厚度约0.2~0.3cm,以针穿刺数孔。
2.3.2.1 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施术部位,医生将姜片放于中极、气海、关元穴上,上置艾炷点燃,当艾炷燃尽时异炷再灸,灸5~7壮。以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2.3.2.2 患者取侧卧位,暴露施术部位,医生将姜片放于地机、三阴交穴上,上置艾炷点燃,当艾炷燃尽时异炷再灸,灸5~7壮。以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2.3.2.3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将姜片放于次髎穴上,上置艾炷点燃,当艾炷燃尽时异炷再灸,灸5~7壮。以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2.4 疗程
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隔日一次,至月经来潮停止。三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病情较轻者1个疗程可治愈,病情较重者,需2~3个疗程。
2.5 注意事项
2.5.1 医者在施术时一定要做到柔和、渗透、持久、有力度,手法要遵循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柔相济,气力相宜的原则。使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能够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取得最佳的疗效。在手法操作的过程中,应用摩、擦法时,要做到力量适中,频率一致,动作平稳,运用点按法时,切勿突然施力,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2.5.2 保持经期卫生,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或过食寒凉食物。保持心情愉悦,适当进行身体锻炼,但经期要注意休息。
2.5.3 由于本病严重时常常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医生在治疗痛经的同时也要适当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患者心情愉悦、医患配合之下治疗效果会事半功倍。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痛经的疗效标准
3.1.1 治愈:疼痛消失,连续三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
3.1.2 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
3.1.3 未愈:疼痛未见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
例数20例 10例 7例 3例 17例
百分比 50% 35% 15% 85%
4典型病例
吴晓,女,25岁,未婚。2009年10月3日初诊。
主诉:行经期小腹疼痛2年,加重2个月。
现病史:2年前因衣着单薄,淋雨受寒后,经期感小腹疼痛、量少、色紫黯有块,畏寒肢冷。曾服用成药“艾附暖宫丸”及腹部热敷,疼痛稍有缓解。但未曾连续用药治疗,故痛经时有发生。近两个月因天气寒冷,症状加重,遂来就诊。既往健康。
体格检查:腹软、无明显压痛、无包块,苔白、脉沉紧。
B超检查:无盆腔脏器器质性病变。子宫发育正常,无畸形。
诊断:痛经(寒湿凝滞型)。
治疗:以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隔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痛经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5讨论
5.1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寒湿凝滞型痛经临床较常见,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曰:“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认为风冷之气客于胞络、冲任之脉受损导致痛经发生。清·《傅青主女科》言:“妇人有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而脐下作痛,状如刀刺者;或寒热交作,所下如黑豆汁,人莫不以为血热之极,谁知是下焦寒湿相争之故乎!夫寒湿乃邪气也……经水由经而外出,而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经相争而作疼痛”形象地说明了寒湿之邪相争造成经前腹痛的原因。如上所述,寒湿凝滞型痛经,多因青春期少女生活无规律,或冒雨涉水,或经常贪凉冷饮,或冬天衣着单薄,感受寒湿之邪,侵袭胞宫,湿性粘腻重浊,寒性收引凝滞,阻碍气机,经血淤滞胞宫,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发为痛经。
5.2 手法作用原理
寒湿凝滞型痛经,治疗的关键就在于“通则不痛。”如何使其“通则不痛”哪?首要的是去痛必先除寒,寒去则络通,络通则血行,血行则痛止。推拿手法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素问·举痛论篇》曰:“……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王冰注云:“手按之,则寒气散,小络缓,故痛止。” 《医宗金鉴》曰:“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郁结之肿。”这说明推拿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应用摩、擦法是取其温经散寒之用,温通经脉,使寒去而络通;以一指禅推法、滚法、按揉法,以助上法通经活血,化瘀止痛。从而使滞于胞宫中的淤血消散,气机通畅,气血运行恢复正常,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4]。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宫,属“一源三岐”,故操作部位选择下腹部及腰骶部;督脉贯脊属肾,得肾中命火温养全身,故推肾俞、命门、八髎,横擦腰骶部,皆可鼓动一身之阳气,温养一身之气血。关元为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又位于胞宫部位,具有调冲任、温元阳、散寒镇痛之功。气海为生气之海,导气以上,导血以下;故揉按气海、关元可通调冲任,温元阳、温经散寒而止痛。
现代医学认为痛经是因为前列腺素和子宫血管痉挛及其微循环障碍;或神经传导和脊柱紊乱及其盆腔神经高敏感性致使痛感产生。通过手法直接作用于盆腔,可以促进和调整子宫功能活动,起到促进盆腔气血运行的作用。通过被动或主动运动可以促进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手法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从而扩张血管,加快血流,加速病理产物清除,改善微环境,使疼痛减轻。采用按揉腹部经穴、摩腹、擦腰骶疗法可改善盆腔子宫血流速度及其内脏功能,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有的学者认为,推拿手法恰当地作用有关部位,引起神经反射,可改善子宫在月经期的舒缩功能,使月经向正常转化,从而解除了痛经[5]。
5.3 灸法作用原理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温阳通脉、温熙内脏鼓舞阳气、散瘀止痛之功效。又因寒湿凝滞致胞络不通而痛,故选用隔姜灸,更增加温经散寒之功。中极系于胞宫,可疏通冲任脉气,调经止痛;关元为元阴交会之所,温补下焦气血,调理冲任;气海为生气之海,导气以上,导血以下;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可以通调气滞,疏下焦,调血室,以止疼痛;地机是脾经的郄穴有镇痛之功效;次髎穴有调理冲任、理气活血、调经止痛之功。诸穴合用,运用隔姜灸法,可高效激发透热扩热和经脉感传,使灸直接作用于患处,直达病所,因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6]。
6结语
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不增加患者痛苦,且简单易行,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致 谢

本文是在罗宏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罗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此次毕业论文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了关于妇科方面的知识,理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要特别感谢这些年来,一直谆谆教导我的所有老师们。最后诚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参考文献

[1] 刘亚兰,张玲娟,刘似英等.青春期少女原发性痛经情况调查及干预研究[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2):3O4—305
[2] 连风梅,赵瑞华,姜羡华等.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4):96—9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
[4] 尤家军,推拿治疗痛经5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40
[5] 张琴明等.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26
[6] 刘建国,杨腊芝,张红星.针刺加艾灸治疗痛经6O例.湖北中医杂志,20O9,7(31):56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7,140.630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